中国应抓住海工产业第三次转移机遇

2013-02-05 16:42:17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在我国已经不算新兴产业,其于上世纪60年代初露头角,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陆续出现不同类型的钻井平台以及船舶。直到新世纪初期,经过30余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总算遍历了各种类型的钻井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中,海工装备的定位、发展目标锁定在“高端”,体现了力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意志。然而现实是,我国处于产业链底端的情况也许在10年后会有所不同,但不可能在5年内有实质的改善。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认为,海工装备制造是研发周期、投资回报周期均较长的行业,对先进技术的吸纳应用、优化升级是缩短周期、迅速上位的不二法门。目前,受到欧美经济环境的影响,制造业的总体成本急剧攀升,不少行业龙头开始进行亚洲、南美等地的生产基地布局,这或许将促成世界海工产业的第三次转变,也是我国企业争取合作交流、引进技术的好时机。伴随第三次产业布局的转变,海工装备自身的技术趋势也逐渐明晰。

第一,浅水转向深水。当下的海洋油气开采总体中,由浅水领域开发的油气资源占比逐年下降,而深水领域的油气产出呈现企稳上升的态势,朝深水油气进发是大势所趋。目前用于深水领域钻井的设备以大型浮式设备为主,如半潜式钻井平台、TLP、Spar等,而世界顶尖水平只能将其推进至3000米水深。在更深领域中,浮式设备极有可能被水下生产系统代替,成为今后钻井开采的主力军。

第二,配套设备模块化。钻井平台的建造还处于根据船东要求“量身定做”的阶段,配套设备的制造工艺、质量水平等缺乏国际化的标准规范,导致许多功能性独立的设备无法扩大规模量产,设备生产成本因此居高不下。如我国2012年交付的“海洋石油981”,核心配套部件的造价高达35亿元左右。降低配套设备的制造成本,平台的建设成本也随之下降。

第三,产业集约化。“海洋石油981”的另一个教训是,整体平台造价是60亿元,而核心部件占领的60%全部依赖进口。我国“组装工厂”的形象跃然纸上。虽然海工装备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有40余年,却仍旧停留在设备的接驳组合直到完整实物出现的表面上,核心部件的研发似乎从未触及,而部分零部件的配备也不够完全。要在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发展机遇,掌握先进技术是一方面,培养自身发展潜力也十分重要,毕竟先进技术只有在适当的温床中才能生根发芽。

第四,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缺乏专业人才是不争的事实,尤其缺乏基本设计方面的人才。与“缺人”相对应的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僵化以及培养环境的落后。在此方面,韩国及新加坡的人才培养方式值得我国借鉴。韩国以外派的方式,在欧美等国的优秀研发平台中锻炼本国人才,继而将研发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带回其本国,开启自主研发道路。新加坡在引进海外企业、优秀人才方面有良好政策支持,目前在基本设计环节收获颇丰。鉴于我国情况,外派及引进应同步进行,外派能够培养长远竞争力,引进能够及时缓解行业困境,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综合动态排行

  1. “勘探三号”新型7000米动态井架安装成功
  2. 中国钻井之王
  3. 中远船务王宇航董事长会见ENGEVIX高层
  4. 中国首例浮托作业平台在南海成功安装
  5. 萧汉强,不为人知的海洋卫士
  6. 海门港新区海工装备产业加速崛起
  7. 海工装备正式“入编”战略新兴产业
  8. 克瓦纳海工设计公司落户青岛
  9. ABS Group将亮相海工模块结构会议
  10. 沈志平:总设计师的“平凡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