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服公司的寒冬终于来了

2015-03-19 08:18:01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油服公司寒冬突围

全球石油行业寒冬漫漫,中国油服企业各种突围。但在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的中国,其结局或是“劣币驱逐良币”

国际油价仍在低位徘徊,让各大国际石油公司(IOC)和国家石油公司(NOC)痛苦不堪。

埃克森美孚的高管Rex Tillerson称,原油价格在今后两年都将维持低位。该公司在其2017年的计划中,预期原油价格为55美元 /桶。BP公司高管 Bob Dudley也持相似观点,“如此多的存货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耗掉。”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IHS)主席丹尼尔·耶金向《财经》记者介绍称,当前各大IOC压力十分巨大,2015年很多油气公司的经营主题就是“降成本”。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道达尔在内的五大IOC开始“瘦身强体”。为缓解资本市场要求提高投资回报的压力,去年IOC们均对整体战略进行了动态调整,将“控规模、提效益、压投资、削成本”作为战略动向的主线。今年IOC们更进一步收缩上游勘探开采的投资,并进一步剥离非核心资产,砍掉一切可以砍掉的开支。

中国三大NOC也开始收缩上游投资。中金公司研报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NOC的勘探开发投资自2013年起呈放缓趋势。在近期发布的战略展望中,中海油宣布大幅削减2015年的勘探投资。

牵一发动全身。

整个石油产业链,都在瑟瑟发抖。物探、钻井等新区勘探业务的大幅减少,更让专业性极强的各大油服公司感到寒意浓浓。

2014年底,国际四大油服巨头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和威德福,开始纷纷裁员自保。油价探底还促成了油服行业洗牌,2014年底,全球第二大油服巨头哈里伯顿与第三大巨头贝克休斯签订合并协议,预计双方将在今年后半年完成交易。

中国油服巨头中海油服,也因最大客户中海油大幅削减2015年资本支出而承压。

处于外资油服巨头和国有油服夹缝中的中国民营油服企业,更是五味杂陈。为了度冬,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术。有的走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等业务多元化之路;有的购入区块,向油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及销售的企业)转型;有的跨界发展,主动向环保等领域突围……

它们,能熬过这个寒冬吗?

市场分析排行

  1. 新建OSV仍不断投放市场
  2. 油服公司的寒冬终于来了
  3. 北海市场闲置海工船数量增至29艘
  4. 全球海洋工程主力工程船舶发展趋势
  5. 油价下降,海工船市场急刹车
  6. 中国大量在建钻井平台威胁海工市场
  7. 油价暴跌及政治问题影响PSV市场
  8. 海工装备市况动向及展望
  9. 全球海工市场持续向好
  10. 欧洲银行警告:远离海工领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