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行业进入产业上升周期

2013-12-13 08:25:47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进入产业上升周期

就现状而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值正呈现出上升态势,至2015年占全球份额预计将达到20%。

从产业国内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是未来10年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重点,海上风能、海水淡化等技术装备也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年市场规模约500亿-600亿美元,中国油气开发装备年销售额约300亿元,已占据了世界市场7%的份额。此外,我国已基本实现潜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但整体海工装备制造行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配套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于进口,未来5-10年将会是产业发展关键期。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全球海工装备需求仍处于下行周期内,最近1-2年海工业务的增量难以有效弥补造船企业民船订单下滑的负面影响。但是,在油气价格保持高位的背景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经济性已经充分体现,未来新租约的陆续释放将有效消化现有新装备,在全球经济回暖的时候,海工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新的上升周期。

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泽华表示,海工装备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高价值订单的涌现,2011年钻井装备平均价格3.97亿美元/座,相当于8.5艘18万吨散货船。而分析认为,随着各国对大陆架资源的日益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海上油气田勘探、开采设备的发展前景很被看好。

此外,海工研发能力也在迅猛提升,这表现在国内船企首先在钻井平台相关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国内自主开发的35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设计获得船级社认可,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也先后完成了基本设计并获得国外船级社的认可,适用于北海作业的5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自主设计方案宣告完成。中海油服成功研制15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船位仪及水下电视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中海油承担的863计划“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课题”通过国家验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深海油气开发能力,表明国内水下生产系统配套技术正稳步发展。

在海洋资源探测装备发展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2012年6月达到6965米的下潜深度,超越日本,创世界纪录,使我国在深海探测开发方面占据了战略主动。据悉,2013年“蛟龙”号技术的实际应用转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除此之外,各大船企及民企争相在国内外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公司,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的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海工装备产业对于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公司研发投入高、压力大,而产品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大,政府的相关扶持和税收优惠对于产业和公司的帮助十分重要:“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海工装备行业还属于初级阶段,全球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技术提升的空间也还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以海工装备产业为代表的海洋经济是大趋势。一方面产业利益驱动,一方面有国家政策支持,海工装备未来潜力巨大。”

市场分析排行

  1. 海工市场春天“后会无期”?
  2. 海工,中国企业自己玩的游戏?
  3. 中集来福士获6座钻井平台订单
  4. 勘探开发投入受海工船船东关注
  5. 今年PSV价格上涨近10%
  6. 全球海洋工程主力工程船舶发展趋势
  7. 挪威船东对海工船市场充满信心
  8. AHTS和PSV市场将朝积极方向发展
  9. 海工订单“归零”韩国船企忧心
  10. 海上钻井市场2018年将达1211亿美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