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群雄逐鹿

2009-02-11 10:35:14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造船业是中国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造船市场已进入严冬,不景气很可能将持续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并已开始波及国内造船业。借助海洋工程(以下简称海工)走出当前的困境,已经成为国内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的共识,加上中海油近期推出的2000亿海洋开发计划,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繁荣很快就会到来。

然而,考虑到韩国和新加坡等国老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开有力的产业政策是不行的。

"目前,国际航运市场出现崩溃式下挫,造船市场月度新船订单量也萎缩至不足100万载重吨,创下10年来最低",中国船舶工程机械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对记者说,"船东和船厂都在观望,恐慌情绪还在蔓延,无法下单或者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受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世界造船业将进入新一轮为期数年的下行周期。

然而,严冬之下还有春色。

在高油价的刺激下,各国石油公司纷纷向海洋进军,尽管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调,但今后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长期发展仍被业界看好。当前,在巴西、北冰洋、西非和中国南海,石油公司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海洋油气开发的热潮刺激了海工装备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全球海工装备利用率高达90.5%;另一方面,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工装备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

海工装备动辄数亿美元的单价,刺激了很多制造企业的神经。依靠长期的扎实投入,韩国企业走在了业界的前列。据报道,三星重工2008年前7月海工设备订单达54亿美元,其中1艘瑞典订购的油气勘探钻井船造价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9.42亿美元。

在数千亿美元的海工装备市场中,中国元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近海石油约有240亿吨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量。近年来,勘探人员又在南沙海域发现总资源量达320到430亿吨的油气资源。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中国南海被誉为"第二波斯湾"。

中海油近期宣布,将在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到2020年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中海油建成投产的油气田将达50个。在装备需求方面,中海油的海工装备需求将达1000亿元。

市场分析排行

  1. 海工市场春天“后会无期”?
  2. 海工,中国企业自己玩的游戏?
  3. 中集来福士获6座钻井平台订单
  4. 勘探开发投入受海工船船东关注
  5. 今年PSV价格上涨近10%
  6. 全球海洋工程主力工程船舶发展趋势
  7. 挪威船东对海工船市场充满信心
  8. AHTS和PSV市场将朝积极方向发展
  9. 海工订单“归零”韩国船企忧心
  10. 海上钻井市场2018年将达1211亿美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