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风险须加强防控

2010-09-14 08:03:21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7月16日,大连新港附近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9月7日,胜利油田位于渤海作业的三号钻井平台因倾斜遇险。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由于海况环境复杂,海洋钻井平台等相关海工装备需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做好严格技术审查论证,防患于未然。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严禁为赶进度而省略必要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检查。
    海洋钻井平台主要用于海上钻井、采油,是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设施,上装钻井、采油、储油、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投资巨大,技术要求严格,风险较高。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肖龙飞副教授说,海洋钻井平台的安全运行需抵御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恶劣海况。海上环境变幻莫测,台风(飓风)、恶浪、洋流、海冰等随时威胁着海洋钻井平台的安全运行。海洋钻井平台长期在某一特定海区油田从事生产作业,无法根据气象预报躲避危险,必须能经受住最恶劣海况的侵袭。因此,海洋钻井平台的结构及其装备的设计、建造及生产作业的技术标准,必须经得住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恶劣海况的考验。
    二是火灾。海洋钻井平台的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较多,在采油、处理、流动、储存过程中,这些数量巨大的易燃易爆物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加之平台生产和生活设备繁多,如设备故障或电线短路等也易引发火灾。此外,海洋钻井平台内部结构复杂、舱室紧凑、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势迅速扩大蔓延,造成重大伤亡。
    专家认为,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多次发生事故并非偶然,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墨西哥湾石油开采事故多达800余起,包括2005年飓风造成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旗舰钻井平台发生倾斜,2007年墨西哥石油公司的两座平台相撞导致18人死亡等。
    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彬密切跟踪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他认为,事故原因很复杂,除了固井质量、井口密封等硬件环节存在问题外,管理人员疏忽、为追求作业进度而采用不当操作程序,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问题也是酿成巨祸的重要因素。
    原上海海洋石油局装备处处长亢峻星认为,不论是吸取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教训,还是总结我国海洋钻井平台多年来的操作经验,可以说,除了自然条件的不可抗力外,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是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
    亢峻星介绍,海洋钻井平台有十多个工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设备运行一定的周期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在预测到恶劣海况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卸下平台设备,防止平台走锚等情况发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为了省钱、省时间,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做,埋下了安全隐患。”
    肖龙飞认为,要保证海洋钻井平台在恶劣海况的长期侵袭下不致损毁,就要防患于未然,在设计阶段做好周密严格的技术审查论证。一是全面掌握作业海域的海洋环境资料,特别是最恶劣的飓风、恶浪、洋流等参数,并以此作为平台设计的基础。二是开展全面的技术审查,对平台在这些恶劣海况下的安全性能作出最可靠的评估。
    中国石油和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认为,近年来传统造船业务不景气,因此很多船厂纷纷上马海洋工程项目,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批公司只能聚集在中低端市场竞争。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要逊色于欧美的海工设计和关键设备供应商,以及新加坡和韩国的总建造商,处于全球第三阵营。
    谢彬认为,目前,我国很多海工装备是基于正常作业状态设计和建造的,但今后必须加强非正常作业的状态下,如钻井平台遭受撞击时的抗倾覆性、极端情况下的抗沉没性等标准,进一步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等级和产品质量。此外,在海洋钻井平台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从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格相关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检查,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设施。
   

市场分析排行

  1. 海工市场春天“后会无期”?
  2. 海工,中国企业自己玩的游戏?
  3. 中集来福士获6座钻井平台订单
  4. 勘探开发投入受海工船船东关注
  5. 今年PSV价格上涨近10%
  6. 全球海洋工程主力工程船舶发展趋势
  7. 挪威船东对海工船市场充满信心
  8. AHTS和PSV市场将朝积极方向发展
  9. 海工订单“归零”韩国船企忧心
  10. 海上钻井市场2018年将达1211亿美元

热点推荐